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气相色谱仪的发展史

气相色谱仪的发展史

更新时间:2014-05-05点击次数:3066

气相色谱法又叫色层法、层析法,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发展很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才逐渐获得较广泛的应用,至今已成为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中极为重要的新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法相比较,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适应范围广、定量准确、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所以在近代科学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1年,马丁、*和英国的工程师詹姆斯,在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后,提出了气相色谱法的设想,就是将冲洗载液换成气体,称之为载气。1952年,马丁、*、詹姆斯将色谱柱在加热的条件下,使被分离物变成蒸汽,用惰性气体作为冲洗剂,根据分配或吸附的原理,将被分离物质冲洗出来,然后使之转化为电信号予以记录。并同时创立了气相色谱塔板理论,正式提出了气相色谱分析法。随后马丁、*再接再厉将气相色谱法在实验室中的各个散乱的零部件和器具,归纳在一个完整的壳体内,从而组装成仪器化,制成世界上*台带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成功地用于分析脂肪酸、脂肪胺等混合物。同时对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实践都做了精辟的论述,这样才正式出现了气相色谱法分析技术,并在1957开始大量生产气相色谱仪产品,为色谱技术及色谱仪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石油飞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分析多混合物的分析手段以解决复杂的石油产品的成分,从而促进了气相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1956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届蒸汽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论坛会”,当时马丁在讲学中对气相色谱柱有这样一段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处理的样品量将会从mg级降到ng级,因此,色谱柱内径或许也会相应变小,说不定还要用到内径2mm的柱子,这样做也许会带来新的益处~~~`”。实际是对毛细管柱产生的预见。同年,荷兰化学家范特姆特提出了填充柱速率理论,进一步充实了气相色谱法的分离理论。1957年就在气相色谱仪成批投入市场后,英国化学家格雷从理论上考察了填充柱性能之后提出了毛细管柱分离方法。毛细管柱是一种长的开口管,直径很小,毛细管柱的效率很高,样品容量低,压强小,很快被用作实际分析法而用于石油化工和香料化学,1959年在金属毛细管柱应用的技术上,德斯蒂等人发明了玻璃毛细管柱,它*金属毛细管柱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在六十年代中期得到大量普及应用。到七十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和普及了理论塔板数可达几十万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从此,高分离效能气相色谱法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揭开了气相色谱仪器的不断创新的新时期。1958年,美国科学家哈利、赖斯等人,发明一种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为色谱仪增加了新的检测手段,同时也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对象。这时的气相色谱仪已从灵敏度不高、比较简单、不够完善的商品仪器,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产品。使气相色谱仪更为各学科各部门所需要,已被有机、药物、环保、航天、材料科学等等普及使用,进行各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和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