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 NMHC)是指除甲烷外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主要为 C₂-C₁₂),其作为大气 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臭氧(O₃)和 PM₂.₅的关键前体物,需严格管控排放(如国标 GB 37822-2019 对涉 VOCs 行业 NMHC 排放限值要求≤80mg/m³)。非甲烷总烃分析仪是专门用于定量检测环境空气、固定污染源废气中 NMHC 浓度的专用仪器,核心功能是通过 “分离 - 检测" 流程实现甲烷(CH₄)与非甲烷总烃的分别测定,再通过 “总烃(THC)- 甲烷(CH₄)= 非甲烷总烃(NMHC)" 的计算逻辑得出结果。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气相色谱(GC)分离技术与高灵敏度检测器的结合,核心是利用甲烷与其他碳氢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差异实现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将浓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具体流程如下:
通过 “双柱并联" 或 “单柱切换" 实现甲烷与非甲烷总烃的分离,两种主流分离方案对比:

GC2020气相色谱仪 氢焰检测器(FID)
ZKP2000 双通道(电脑、打印机自配)
氢空发生器一体机
高纯氮气钢瓶 40L 氮气流量300ml/min
试剂: 甲烷标气 除烃空气

开机预热:开机后通载气(氮气,纯度≥99.999%)、氢气(纯度≥99.999%)、空气,预热检测器(FID 需点火,温度升至 200-250℃),待基线稳定(噪声≤0.01mV)后开始分析;
校准:每日开机后进行 “零点校准"(通入零气,即去除碳氢化合物的洁净空气)和 “跨度校准"(通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如 NMHC 50mg/m³),确保校准结果在允许误差内;
样品分析:启动自动采样程序,仪器自动完成采样、分离、检测,实时显示并上传数据;
关机:分析结束后,先关闭氢气和空气,继续通载气 30min,待检测器温度降至 50℃以下后关闭载气和电源。
检测器维护:
FID 喷嘴需每 3-6 个月清洗一次(用乙醇超声清洗,去除积碳),若出现点火困难或灵敏度下降,需更换喷嘴(内径通常为 0.2-0.3mm);
色谱柱维护:
每 6-12 个月老化色谱柱(在高于使用温度 20-30℃、通载气条件下老化 2-4h),去除柱内残留的高沸点杂质,若分离度下降(如甲烷与乙烷峰重叠),需更换色谱柱;
预处理系统维护:
在线监测仪的采样探头滤膜需每周更换(避免颗粒物堵塞),除水装置(如 Nafion 管)需每 3 个月检查一次,若吸湿能力下降,需更换;
标准气体维护:
标准气体钢瓶压力低于 0.5MPa 时需更换,避免浓度偏差,且标准气体需在有效期内使用(通常为 1 年)。